第1216章 大家都夸孙山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第(2/3)页
怎么就突兀地说话,还把他夸一夸?
这两天,邹知县缠着孙山“吟诗作对”,孙山没办法,毕竟是同僚,只好耐着性子应付,也胡乱地“吟诗作对”。
邹知县听到的诗,说了什么啊?对,他说了“好,好,好,和我佐的诗一样贴切主题”。
那么一刻,孙山悲哀地发现自己作诗的精彩度和邹知县大差不差。
孙山看邹知县的诗,简直平平无奇。
如今获得他的诗获得邹知县的肯定,侧面印证了自己的诗也是平平无奇。
最后邹知县呢喃着:“知己啊,知己啊,想不到本官与孙知县那么投缘。呵呵,咱们年纪虽然差很大,但我们的心意是想通的。呵呵,好,好好,孙知县,回去后,我们书信常联系,多多交流诗词歌赋。”
孙山:.....
满头黑线。
此时此刻听到邹知县的夸赞,孙山头大了。
看来这两日邹知县说道都是真的,真把他当知己啊。
要不然默不作声的他怎么忽然说话呢?还说得如此真心实意。
想到以后邹知县通过驿站给他寄信,全关于“吟诗作对”,孙山就头疼。
回信呢?实在不想回。
不回呢?显得又没礼貌。
孙山左右为难。
刘知府也不知道邹知县在搞什么,竟然夸起了同僚了?
这么一个一把年纪还是愣头青的,冥古不化的老头,莫非开窍了,想融入“大家庭”?
不管怎样邹知县要搞什么,夸孙山只是小标题。
目前的主题是“年终总结报告”。
刘知府落座后,众人跟着落座。
刘知府说道:“各位,下面让我们说一说这一年辰州府各县的情况。”
随后点了点沈知县:“沈知县,说一说沅陵县的情况。”
于是沈知县便从经济,文化,人口,基础建设等等方面叙述所在治县的情况。
其实沈知府在心里不知道翻了多少个白眼,沅陵什么情况,刘知府还能不知道吗?
这让他做报告,实在难做。
第(2/3)页